第(2/3)页 得妻如此,夫复何求。 看着谢玉婉的愿景丝带许久后,宋启山才看向小儿子宋念守。 年仅三岁的小娃娃,头顶同样飘了一条愿景丝带,只是上面的字样不断变化,始终不停歇。 “想和哥哥一起抓鱼。” “想吃烤鱼。” “想娘陪我一起抓鱼。” “想骑大哥脖子上。” “想爬上那棵树。” “想抓住那只大蚱蜢。” …… 一堆乱七八糟的愿景,不停变换。 宋启山看的失笑,这孩子倒是心思转的快。 微微摇头,将宋念守的愿景丝带撇开。 转头看去,却见黄牛的头顶,也顶着一条愿景丝带。 “想吃草。” 宋启山哑然失笑,连牲畜的愿景都能显现出来,倒是有点意思。 “行吧,明天给你割些鲜草就是了。”宋启山笑着道,随即露出思索之色。 对家族发展来说,武力和财富是最重要的两条。 无论哪一项提升了,都可以积攒到更多的吉光。 吉光越多,能实现的愿景也就越多。 片刻后,宋启山从宋念丰头上拽下两条愿景丝带。 一条是希望获得武道功法和招式,另一条是希望家里每年收获更丰厚。 “这小子,莫非觉得自家没未来妻子有钱,怕被人笑话?”宋启山想着。 老话说的好,夫弱妻强,好景不长。 固有的传统思想,很难改变。 即便宋启山自己,又何尝愿意让儿子被人轻视呢。 抓着两条愿景丝带,掌心淡淡流光涌入。 丝带化作斑点金光,如星河灿烂,而后缓缓消散。 同一时间,属于宋家的田产,牲畜,均有常人看不到的金光落下。 别家一亩稻谷也就二三百斤,宋启山的地,经过几年的吉光赐福,产量已经来到了四百斤以上。 由他亲自种植的,更是能达到四百五十斤左右。 这次祈愿后,产量恐怕还要再增加两三成,那就是亩产五六百斤了! 比别家几乎要翻倍! 粮食增加,牲畜养殖自然也会水涨船高。 一头母猪生下十几只猪仔,不在话下。 粗略一算,下半年进账少说也得有个二三百两。 目前来看还算不上太多,但明年药草长起来,猪羊都成规模,可就不是这个数了。 翻个三四倍,都不成问题。 年进账千两白银,整个固安村无人能做到。 哪怕到了县城里,也算步入大户之列。 轻吐一口气,宋启山走到宋念守身前,抬手在其头顶虚按。 “祖宅庇佑,让我儿子宋念守平安健康,机智过人,顺利长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