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王景做出了推断。 大夏王朝的众多文武,和王景的意见差不多,都认为白起眼下最好的办法,便是立刻和汉军决战,拖延的时间越久,胜算就越低。 在关中决战消息传来之前。 也就是七月一日,王景暗中召集众多天境大将,中枢的文武重臣,举行了小朝会。 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趁着白起王翦吸引汉军主力的时候,为出兵做准备。 而大夏王朝的目标,只有一个,那便是蜀汉的巴蜀之地。 有了飞舟投放兵马,巴蜀的险要地利,就丢掉大半。即便蜀汉有检测飞舟的阵法也无所谓,大夏这次出兵,不再把飞舟当做突袭的利器。 而是纯粹把飞舟当做运送兵马的工具,被蜀汉发现也无妨,按部就班的攻城即可。 蜀汉的主力被拖在汉中。 蜀中留守的兵马和大将,估算起来只有三分之一左右。 大夏以精锐大军碾压,没有不胜的道理。 唯一需要防备的,便是其他王朝听到大夏出兵的消息会联手结盟。 好在秦汉两方正在决战。 即便听到夏军攻打蜀中的消息,也绝不会息兵罢战。 小朝会上。 王景初步的选出了攻打蜀中的将校人选,和群臣商议,做出了大致的战略部署……详细的出兵路线暂时还未确定。 具体的路线,需要根据出兵之前的形势进行更改。 此外便是粮草器械,各种攻城守城的法器器械的准备…… 王景距离赢得最后胜利还差了一步。 这一步,需要他夺取并且消化一块新的疆土才能跨出,对于大夏来说,夺取蜀中难度不算大,但夺取蜀中之后,大夏必然会被其他王朝群起而攻。 只有撑过这最后一轮的围攻,大夏王朝才能安然消化 蜀中。顺便让王景走出最后一步,摘取果实。 所以,大夏王朝不仅仅要布置攻打蜀中的战略战术,还要为随后汉军、唐军的联手做好计划。 如中原青齐之地,要提前布好防线,免得被敌军攻入中原,让王景的功业无法圆满。 随着大夏王朝不断准备。 大量的粮草器械,由飞舟承载运到了江陵,若是攻打蜀中,江陵便是前期囤积粮草,兵马、器械的最佳之地。 为了避免引起蜀汉的关注,各种粮草器械,都囤积到了洞庭湖中的大岛。 时间不断的流逝。 转眼间,便到了八月份。 夏日炎炎。 就在这时,关中秦汉两军开始了决战。白起率军出营对阵卫青,与此同时蒙骜率军出城,牵制霍去病所部,以免对方和卫青真的两面夹击白起。 整个关中战场,蒙骜所部位于扶风,是最西侧,东北方向是霍去病所部。 再往东,则是武功兴平等地的白起军,最东面是背靠长安的卫青军。 四路兵马,从西向东差不多连城了一条线。 不过霍去病所部偏北,掌握了主动权。 白起率领的秦军主力浑身充斥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,勐攻不止,即便卫青有几个勐将助阵,一时之间也受到了压制。 双方大战二十余日,战场上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 八月下旬,在白起卫青大战不止的时候,霍去病再次领兵突袭,绕了一个半圈,没有去突袭白起,而是趁着蒙骜主力出城的时候,以迅雷之速攻下了扶风。 霍去病所部,此时成了最西面的兵马,把蒙骜圈进了汉军的包围圈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