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团长,我申请调回地下龙城建设前线。” “我不怕死,我可以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。” 他愤慨的话仿佛一道激流,冲溃了最后一道堤坝。 一瞬之间,人心思动。 “团长,我也申请!” “团长,我也是!” …… 转瞬之间,数百个声音响彻在128团团部里。 不仅仅是128团。 整个西北建设兵团里,响彻着申请的声音。 那高亢的声音隐隐传到了兵团指挥部。 他的兵果然不负所望,个个都是热血男儿,没有一个怕死。 戈战旌的内心深处,一股热血涌了上来。 “不怕死不代表着要主动去死。” “我们接到的命令是,赶往预定地点,建设最后一块人类路上生态基地。” “现在,我命令,全军集结,以团为单位整备物资、辎重。” “一个小时之后,128团率先开拔,其余各团按命令紧随其后!” 一声令下,全军动员。 军令如山,绝对不是说说那么简单。 在军令下达之前,军人可以热血,可以请战,甚或可以申请调离。 可是一旦令出,必须全员服从。 此时,任何讨价还价都讲被视作临阵抗命,轻则要上军事法庭,重则就地执行枪决。 所以,从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起,整个集团军全员动员,禁喧、禁乱。 30余万人每一个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械,迅速且沉默地行动着。 从天空俯瞰下去,就像是在看一出无声的默剧。 上午11时。 已有数个团整装待发。 上午11时30分。 在一声机器轰鸣声中,128团率先开拔。 129团紧随其后。 紧接着是221团,232图团…… 30万人的军团徐徐展开,一万余辆军用卡车、辎重从一片方圆百公里内的区域中盘旋而出,宛如一条长龙出水,场面蔚为壮观。 整个军团晓行夜走,几乎昼夜不屑,赶往坐标地点。 12月14日,清晨5时整。 秦歌像往常一样,伫立在特别办大楼的楼顶,遥望着东方日出的方向。 大灾将临,天象异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