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,臣以为宗教这一条是可行的。” 礼部尚书刘宗周出班了:“藏佛虽然在乌斯藏犯下种种恶行,但他们与草原诸部的佛教、大明境内的佛教是有极大差异的。 乌斯藏的藏佛是草原诸部的佛教的源头,乌斯藏的藏佛是政教合一,佛教是最高权力核心。 草原诸部则是藏佛的接受者和护持者,地位上是政教联盟,世俗汗权高于教权,是最高政治和军事领袖,佛教领袖是其精神导师和政治盟友,为汗权提供合法性。 从关系上分析,乌斯藏的藏佛是完全渗透,主导一切,影响了乌斯藏的社会、经济等等, 而草原诸部则是上层推崇,下层混合,贵族和精英阶层全面皈依,但基层牧民中仍保留大量萨满教的传统和习俗, 诸如祭敖包、祭山神等等,形成一种‘佛教为体,萨满为用’的混合形态。 总结起来,乌斯藏的佛教是主人的身份,它本身就是政治权力的核心;而蒙古的佛教是贵客和顾问的身份,它被世俗权力请来为其服务。 其次,大明开国时太祖就认为宗教必须服务于皇权和国家统治,绝不能凌驾于其上,所以就设立了僧录司和道录司,用来管理和监督僧道的行为。 僧官们由出家人担任,但其任命和管理权在朝廷(礼部),他们的身份首先是朝廷的官员,其次才是宗教人士。 政主教从的根本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打破,所以,大明两百多年来,从未有僧道能影响朝政的事情出现。 所以,朱童蒙提出的在卫拉特四部推行佛教来教化牧民,臣以为是可行的。 至于说孩童来大明腹地学习,臣以为是可行的,孩子心智未开,我们教授什么就是什么,即便是有一些早熟的,教授、讲师们也能发现一些端倪,锦衣卫调查就是了。 等到他们返回伊犁河谷想搞事情的时候,伊犁河谷我们已经发展三四年了,牧民们估计也不会跟随的,毕竟他们也不想破坏幸福的生活。 若是有,那就更好,借助这个机会全部揪出来,夷三族诛九族都行,多几个立威,就看看还有没有敢蹦跶的。” “陛下,臣认同刘尚书所言,我们要做的是教人向善,弱化他们对我们的敌视,方便我们的管理,而非彻底的让牧民们人认同佛教。” “朝廷如今正值腾飞之时,任何敢妄图染指朝政的,我们都有绝对的力量去镇压。” “臣附议!” 第(1/3)页